Laoliulu Taiji | 周素莲
294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294,single-format-gallery,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theme-ver-3.8.1,menu-animation-underline-bottom,wpb-js-composer js-comp-ver-6.10.0,vc_responsive
 

周素莲

周素莲

无知的愚昧
“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自我加入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协会学习老六路太极拳以来,钱丰师傅经常督促我们学员的一句话。

这句话出自于一位太极拳教练口中,很容易被单纯地诠释为勤练武功以加强武术上的造诣,对身为女性且年纪已近半百的我来说,老实说,当初我完全不把钱丰师傅的话当一回事,心想,自己选择练习太极拳,只是为了健康并保持每周维持运动的记录,不为参加武术比赛,也不可能跑上街头找碴打架,练习太极拳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况且还牵涉到“修行”,会不会太过跨张了。。。。?

当练习进入第五、六个月左右,有一天,钱丰师傅一如往常地对我们这群“安娣”级的学员,苦口婆心地给予知识上的灌输时,我突然被钱丰师傅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着。为了解除自己心中的迷惑,隔天趁工作空档即时上网查看资料,在大量文献资料阅读的过程中,才猛然发觉自己的愚昧。无知的自己,原来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给寻获了。

“教练的意思是,我教你练。我可以教你功夫,但练习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没练习,怎能出功夫?”,爱之深责之切,钱丰师傅讲得十分激动,但看到我们这群只会傻笑望着他的“安娣”们,他也真无可奈何,唯有加上一句鼓励的话:“我不敢保证你们可以学到功夫,但我可以保证,若你们认真地学,一定可以从我这里带走一样东西,就是“精、气、神”。”

三年前钱丰师傅的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对老六路内功太极拳的态度,从当初无知所致的草率,在通过不断地阅读有关太极拳与养生关系的文献资料后,知识的累积与领悟,再加上练拳后实际亲身验证到健康状态的改变,如今,练拳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法分割。

我的身体一向以来都不好,所谓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工作精神压力,健康状态很不理想。在坚持每周维持固定的练习量后,三年下来,身体逐渐地起了微妙的变化。

我还记得在初学练习站琵琶桩,师傅逐位学员检查身体的姿势,轮到我时,师傅碰上我的手即自然脱口说:“你手这么冰冷啊。。!”,可见冰冷的程度不是一般的。平时和其他学员练习,也常常被大家围起来拉着我的手来回搓,希望能温暖我的手掌。虽然,现在手掌依然冰冷,但情况有改善。变化最明显的是,以往苍白的手掌,如今一摊开手,已见红润有血色。我常常开心地摊开手掌展示给姐妹们:“看,这是我练习太极拳的成绩。”结果因为我这手掌,好几位姐妹也被吸引进我们这太极拳的大家庭里,一起来淘宝,淘的是精气神。

“心要静下来,不要浮躁!”每次练习一接上手,常常被师傅或师兄们这般提醒,本能的反应不是一句话的提醒就可以立刻更改过来的。我很纳闷,自觉已经完全将自己放得很松很空了,怎还被说浮躁呢?天天就在如此的疑惑中日复一日的练习,也日复一日不断地被提醒。这种渗透似的教诲,潜移默化下自然地自己会自发地去探讨所谓的“浮躁”与“不浮躁”的区别,平时在阅览文章时也会对“宁静”这字眼特别敏感,逐步地对“静”有所认识与领悟,逐步地明白师傅师兄们所谓“把心静下来”的意思。当然,明白是一回事,实际应用在生活上又是一门学问。

老子提倡“清静无为”养生之道,完全与练拳时经常被提醒的“把心静下来”是一致的。唯有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处在“清静”与“无为”的境界中,才能在练功时体现出来,它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不是只有在练功时特意地将自己放松放空以求心静,这是特意的造作,不是本质,无法凑效的。唯有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内心的安宁,心境平和,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才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身心才能保持平和,即中医传统养生观念中“顺应自然”的状态。

内功与人体内脏的健康
中医养生特别强调形神合一,形是指“形体”;神是指“精神”。太极拳的拳架动作是外形的锻炼,而内功的锻炼,是为了加强人体内在的精神健康状态。唯有通过内功的锻炼,才能提高人体内脏的功能,对身体健康效果更好。

内脏功能强壮,正气充足,具备抵抗力,外邪以及病毒就不能够侵犯人体,身体才能保持健康,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练习太极拳能培养人体的精气神,精足气充则神旺,这是人体处在最佳健康的状态。所以说,练习太极拳是为了淘宝,淘的是“精、气、神”的宝。

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健康,就像A4纸张一样,一张一张地增添,最后就能累积成厚厚的一叠。”刚开始听到钱丰师傅如此形容,就已觉得很有道理,经过了这三年来的持续练习,实际上真能体会到这句原创于钱丰师傅口中之“日进一纸”的含义。
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修的是心。
唯有心安心静无牵挂,身体才能健康长寿。
持之以恒,是必须的,生命只有一次,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