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liulu Taiji | 老六路传承族谱
21928
page-template-default,page,page-id-21928,ajax_fade,page_not_loaded,,select-theme-ver-3.8.1,menu-animation-underline-bottom,wpb-js-composer js-comp-ver-6.10.0,vc_responsive
 

吉隆坡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协会,是由拳术总教练钱丰师傅以及本会会长陆碧湖先生等人创办于2006年8月16日。

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筹备,终于在2007年12月,注册正式获得官方批准。

在钱丰师傅带领下,组织理事委员会共17人,默默耕耘,至今学员已超过千余人,并开拓了5个区域的练功场所,培训了多位助教协助一路至六路的拳架练习、推手及发劲的训练。

至今各大新闻媒体、杂志社,甚至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健康专栏等对本会均进行了专访及报导。

杨露禅(1799年-1872年),名福魁,清代河北永年人,中国武术太极拳成名之关键人物;杨氏太极拳的奠基人物。中国历史第一个将太极发扬光大的人。

天赋异禀、万中难求

  • 杨露禅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铺“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
  • 陈氏太极的陈长兴商借陈德瑚大宅院中授徒。杨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并私下练习。后被陈发现,令其徒轮番与杨比试,徒皆败北,始赞叹其为天赋异禀之武学奇才。当时太极拳禁传外人,偷学拳更是武林大忌,然而陈长兴果然是大格局的人物,不但没有怪罪他偷学,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特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陈家沟拳术。
  • 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传说中杨露禅为了学习太极拳,假装哑巴乞丐,混入陈家做家丁,暗中学会了太极拳。
  • 另外一个也比较被接受的说法,是杨氏在旁窥拳后,自己苦练而有小成,后来为陈长兴所赏识,进而亲自授拳,而卓然一家。

以柔克刚、世称无敌

  • 杨露禅原本默默无名,后能在北京授徒,并且教授诸多王公贵族,其中以王府大总管王兰亭为首位弟子,是因为在一场宴会,无意中被人挑战得胜而发迹的。
  • 永年的武氏,在京城里担任官职,因此是北京某富豪张家的贵宾。武氏官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将同乡人杨露禅推荐给张姓富豪认识。张家富豪雇有武术教师多人都是彪形大汉身强力壮,与杨露禅那瘦小身材无法相比,于是对杨原有轻视之意。因此,在宴会上杨露禅被安排在武师们的卑位。但在经过几场比试之后,杨露禅皆以四两拨千斤之武技取胜。招待的主人家看到此情,诧异万分,只得将其移至尊位。
  • 另有一次是光绪皇帝之师翁同和,见过杨露禅与人比武,而向大臣推荐说:“杨进退闪躲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或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后手书对联赠之,对联称杨露禅:“手捧太极镇环宇,胸怀绝技压群雄”。因又有一说,杨露禅的绵拳,由此得名曰“太极拳”,并开始流传。
  • 几次比武在北京消息传开后,许多武术名家都远道来和杨露禅比武,但无论各门各派,华北各省的名家,皆非杨的敌手,因此威震京城,世称“杨无敌”。

简化教学、从学者众

  • 杨露禅正式拜师后。18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40岁左右,在家乡永年教拳。其子班侯及健侯在武禹襄学馆中习文。而武禹襄则随杨露禅习武。后来,被武汝清(武禹襄二哥-刑部官员)推荐去北京授徒。
  • 后来北京比武,被人称为杨无敌之后,清朝的王公贝勒慕名从学者开始变多,因而也被聘为旗营武术教师。但他授拳时,鉴于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适度改动,让拳架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拳式,号称“太极小架子”。后经其子(班侯及健侯)、孙(澄甫)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
  • 这些套路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轻沉兼有。而另一更为受群众欢迎的原因是,具有强身健体的保健功效。

影响后世、广传全球

  • 现代人的生活,也多如王公贵族一般,不耐艰苦。杨氏针对一般非武术目的之学习者,由武术所改动的杨氏太极拳,由于其易于学习,因此便成为当今全世界最为流行,学习者人数最多的中国拳法。
  • 综观杨露禅不只学拳聪明,教学方法更是灵活,因材施教,故能将太极拳术发扬光大,影响至今,太极拳可以宏传全球,因此,杨氏太极拳为后世留下了几项影响,为他派中国武术所不及之处。
  1. 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学习。
  2. 武术目的,或非武术目的之学习者,皆可入门。
  3. 学成杨氏太极者,可以拥有与他人不同的领悟,亦可自创门派传承。因此,从杨氏传出的支派数量,也是中国武术之冠。
  4. 练精者,可有养生祛病之效,亦可与敌对战。
  5. 全世界最多体育、武术研究关注的项目,便是杨氏太极。
  6. 因此,现代社会太极拳的流行,实最得力于当时杨露禅懂得因材施教,并且将拳术的教学方法简化之功!

拳术传承

杨钰(1837-1892),字班侯,杨露禅的次子。生于道光十七年,自幼随父习太极拳术,终日孜孜苦练,不间寒暑。

孜孜苦练,艺更精进

  • 露禅课督严厉,不使少息,经常受体罚,几乎想逃跑。后跟武禹襄习太极拳,又得王宗岳《太极拳论》,艺更精进。根据河北永年县志记载:杨班侯像貌清瘦,富有臂力,幼承严父真传,学武悟性极高,腾挪跳跃,象猿猴一样,尤其擅长太极大杆技术,掌握了太极拳的奥秘。他继承了乃父衣钵,武功卓绝。
  • 约在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19岁时只身来北京,先跟其父杨禄禅在端王府教拳。一说在淳王府内教授其子侄习武。后在北京新桥香饵胡同设场授徒,因不被时人所识,又没重视其攻防作用,一度被冷漠。后经杨露蝉来京亲临指导,杨氏太极拳始传于北京,渐及全国。
  • 班侯性情刚躁,好打不平,善用散手,数折强梁,年尚未满二十,已经是名满京华。尤其是拳击雄县刘武师和北京西四牌楼比武教技两件轶事,至今人们尚津津乐道。
  • 后到清政府旗营任教官。得戴蓝翎武德骑尉一职。

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 杨班侯突然从武坛上隐退,就又给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增添了几份神秘色彩。
  • 据李万成(1872-1947)(该母为杨班侯养母)说“英法联军进北京,到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使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惨遭杀害,积尸塞路,血流成河,激起了杨班侯的无比仇恨,当时他在清军当教官,便率领爱国清军与人民自动联合起来,并肩英勇顽强地抗击侵略者,在战斗中杨班侯施展绝技,挥舞大刀从敌军中杀进杀出,打死打伤侵略者多人,给敌军以重创。
  • 当时,23岁血气方刚的杨班侯,在清军旗营任职,故率爱国清军抗击侵略者,当为可信事实。
  • 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采取屈膝投降的政策,对内横行霸道,欺凌百姓。清军看杨班侯打了洋人,闯下了大祸,也不敢留用他了,杨班侯一气之下,便回到家乡。他回到家乡不忘国耻,提倡国民练武强身,以备御侮雪耻,把一身绝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家乡人民这种传说主要流传在杨班侯家乡一带。
  • 为备御侮雪耻、弘扬国术,终日教授弟子,积劳成疾,于1892年在家乡病故,终年55岁,葬于永年县阎门寨。

弟子传人

  • 他所传授的最得意弟子为陈秀峰、张信义、冀老福、李万成。他所传授的太极拳系列拳架有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撩挎八卦掌、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四玉捶、散手、一时短打及丹田功,至今仍在他的家乡永年县一带流传。

武林轶事 1

  • 清光绪年间,杨班侯在端王府当太极拳教师。当时北京有一名叫“雄县刘”的武师,精于技击,体格魁梧,经常表演掌击大石,石随掌碎;用两个手指夹着数枚铜钱,奋力一捏,钱成碎粉。估计两臂力逾千斤。刘师傅亦在北京某王府中教拳,听到杨班侯被称为“杨无敌”,心存嫉妒,极不服气。
  • 某日,杨班侯与朋友在街上饮酒,席间一朋友问杨班侯,如与雄县刘师傅比艺,那一个赢?杨班侯笑笑:刘师傅赢,我比不上他。刚好刘的一位徒弟在旁边听到竟向刘师傅诳称,杨班侯自夸功夫高明,如果比武,师傅一定败于手下。刘师傅不知有诈,怒气冲冲闯到杨家,适值杨班侯外出,及至杨班侯回家后,家人将刘师傅上门之事相告。于是,杨班侯登门向刘师傅拜访。二人相间,话不投机,迫于无奈,伸出一手臂放在桌上说:尊驾有千斤力,如拿住小弟的手臂不能动弹,当即认输。刘师傅用力握住腕部,拟施杀手,谁料杨班侯得力借力,手臂轻举,即将刘师傅两脚提离地面尺余,全身力气均用不上了。再度交锋,杨班侯以“白鹤亮翅”招式将刘师傅打出一丈外倒地。刘师傅两番受挫,仍不心服,要求到院中比试。二人走下台阶时,刘突然向杨班侯额头击下,杨班侯反应奇快,按住刘手,以“扇通臂”招法将对方掷到阶下三四丈远,刘师傅从地上爬起来,面有愧色,还是不服,坚约杨班侯改天在某戏院再比杆术。
  • 到了约定日期,杨班侯来到戏院,等候多时,仍不见刘来践约。后来听说,刘师傅已与徒弟在前一天悄悄离京城返回老家。自此,杨班侯的名声更响了。
  • 从县志记载这则比武事件来看,杨班侯艺高胆大,是有争强好胜之心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吃武术这碗饭,实在不得已而为之。但一些人在文章中却将杨班侯写成动辄出手伤人,未免夸大其词。县志所记载的客观事实,道出了杨班侯的高尚武德及在比试交往中的处事原则。

武林轶事 2

  • 县志记载了杨班侯教授徒弟张信义练拳的情况:张信义是杨班侯的同乡,聪明灵敏,十分崇拜杨班侯高超的太极拳艺,多次要求执弟子之礼。杨班侯见他能诚心求艺,答应收他为徒,张信义跟杨班侯学艺十年,拳、剑、刀、杆已得真传,只有“炮捶”尚未学到。
  • 有一次,张信义悄悄来到杨班侯家门口,听到房里有雷鸣般的声音,引以为奇,推门进去,看见杨班侯在练伏虎式,拳动声发,气凌山岳。张信义明白了雷鸣之声是老师出拳所发,马上跪地求教,杨班侯便先授以握拳法,再教他送拳法。张信义苦学半年,渐有所成。一天,杨班侯询问张信义练到什么程度,令他在距离土墙一丈左右“送拳”。张信义发拳向土墙冲去,墙泥随拳势纷然而落,杨班侯说了一声孺子可教,乃将拳中的奥妙尽予传授。
  • 过了一年多,杨班侯检查张信义的拳艺,功力与前无异,未见有若何进展,拳声不象雷鸣。杨班侯亲作示范,在五丈外发劲送拳击向土墙,土墙应声震动,摇摇欲坠!
  • 杨班侯向张信义指出:练拳下了功夫,但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是先天不足或溺于酒色之故。到底原因何在?必须反躬自问。张信义一时为之语塞,只好继续苦练,但仍是依然故我,迄无寸进。以后,张信义不再向人夸说和表演这方面的技艺。
  • 从以上记载中,足证杨班候的功力实在不可思议。五丈以外将土墙击得摇摇欲坠,发出雷鸣之声。这就是武坛后人所说的凌空劲。以今人眼光看来,是否有夸张的成份,难作定论。不过,按县志文体的性质,应是真实的。因为记载中没有“传说”、“据说”的词句。

武林轶事3

  • 时北京有一人,号称万斤力者,自言曾打七省擂台,未逢敌人,尤其擅长硬功,能够以双手搓石成粉。他在北京四门贴上贴子,扬言必败杨家父子,态度十分猖狂。班侯闻言甚怒,相约于某日在北京西四牌楼比武。
    至期观者数千人。班侯骑一白马,缓缓而来,万斤力者早在那里等候。只见其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望而知力大无穷。班侯身材瘦削,长袍马褂,文质彬彬,貌不惊人。
  • 对方一立势,发声如雷,气势如虎,咄咄逼人。观者皆为班侯捏了一把汗。此处原有一块巨碑,高一丈六尺(约5.28米),宽四尺(约1.3米),厚二尺 (约0.6米)许。班侯立身站于石碑前。万斤力先发招,一记“黑虎掏心”向班侯当胸一拳。班侯微微侧身一闪,万斤力力大势猛,一拳击中石碑,巨碑碎为数块。观者骇然心惊,以为班侯有性命之忧。万斤力一击不中,复向前进身,直取班侯面门。班侯一声大喝,举双手向上一分,万斤力仰面跌出数丈开外,摔得头破血流,半天爬不起来。班侯微微冷笑,在观众的一片喝彩声中策马而去。

杨健侯(1839-1917)男,杨露禅第三子,教习大中小三种架子皆备,其功刚柔并济,以臻大成。拳术刚柔并济,特别善于使技巧。

生平概述

  • 杨健侯(1839-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广府南关人,杨露禅第三子,人呼為三先生,晚年后人呼为老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练功亦在幼时。其父严厉,终日督视,不使少怠,以致身心疲敝,不得胜任。曾拟逃学数次,幸均被觉,未果,可见当时练功之刻苦精神,卒能成其大名。性较兄杨班侯柔和,故从业者甚众,教习大中小三种架子皆备,其功刚柔并济,以臻大成。
  • 拳术刚柔并济,特别善于使技巧。对刀、剑、枪等也极力钻研。性格温和,肯钻研,为适应部分习者需求,将杨氏太极拳,初改中架。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授人众多。在比武时对任何人都不轻视,此其制胜之源。后随父长住北京教拳为生。
  • 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授人众多。在比武时对任何人都不轻视,此其制胜之源。有《十三势行功心诀》(三言四句)曰:“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 当时他派中有善用刀剑者,与之交手,健侯仅以拂尘挫敌,每一搭手,多被擒拿,处于背势,而不能近其身。又善用枪杆,任何劲力,均可发于杆头。他人枪杆遇之,无不连人带杆同时跌出。其周身皆能发人,而发劲輒在一笑一哈之顷。且善发弹,发无不中。三四弹在手中,往往能同时射击三四飞鸟。尤奇者,止燕雀於彼掌心中,不能飞去。盖因鸟类在将飞前,两足必先下沉,沉后得势,方可耸身上飞。杨能听其两爪下沉之劲,随之往下松化,则燕雀因无力可借,故不能耸身飞去,由此可知彼听劲与化劲之灵敏奇妙,绝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也。
  • 晚年练功,常在卧时,衣不解带,倏乎即醒,夜深时,侍者常闻其卧床作抖动之奇声。
    卒於民国六年(1917),无病而逝,在临危前数小时,得一梦兆,知将死,呼家人及生徒至,一一叮咛,届时沐浴更衣,含笑而终。

后代及传人

  • 有三子:长曰兆熊(杨少侯),次曰兆元,早亡,三曰兆清(杨澄甫),为杨氏拳术之宗师,世称杨老师。侄杨兆林亦承其艺。

杨兆熊,七岁时即习太极拳术。性刚强,亦喜发人。擅用散手,有乃伯遗风,功属上乘。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处处求紧凑。

生平概述

  • 杨兆熊,字梦祥,晚字少侯。后人呼为大先生。生于同治元年(1862)。
  • 七岁时即习太极拳术。性刚强,亦喜发人。擅用散手,有乃伯遗风,功属上乘。
  • 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处处求紧凑。
  • 其教人者亦然。因好出手即攻,学者多不能受,故从学甚少。彼对于借劲、冷劲、截劲、凌空劲,确有深功。惜不愿多传,故知之者稀。
  • 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有一子,名振声。

太极拳三要诀

1.盘架子,初学者宜匀,宜缓,宜正,宜展。所谓匀者,划圈子宜圆,两圆须成切线,两圆相交,须通过圆心,盖求其整齐也;所谓缓者,使所储之内劲,渐渐达于手指梢,求其血气舒畅也;所谓正者,全身中正安舒,重心无倾斜之弊,求其姿势中正优美也;所谓展者,使筋肉骨节自然开展,求其合乎生理上之运动也。
2.推手:架子盘熟功夫稍进则学推手(或日搭手,又日靠手)。推手者,敌我二人以一手或两手靠搭,用沾、粘、连、随四字功夫,划阴阳两圈。其法有二:①甲划圈乙随之而走,或乙划圈甲随之而走。②甲乙两人各划半圆圈,合成一整圆圈。然无论一整圆圈或两半圆圈.均于此圆圈上研究掤捋挤按四字要诀。应注意者,甲乙二人,各有一重心;甲乙两人靠手时,又于靠手之交叉点自成一重心,此第三重心点由甲乙两人互相争夺,得重心者胜,失重心者败,此一定之理也。
3.发劲与化劲:推手练习纯熟,然后练习发劲与化劲。初学者,可练手上发劲,所谓合掌或曰补手。功夫较深者,练习腰劲或足跟之发劲,所谓发于足根、行于手指是也。发劲宜直,化劲宜圆,化之不尽而发之不远。初学化劲,方向宜斜。上乘功夫,则向自身化之,所谓引进落空是也,或曰“以夫子之道反制夫子”,即借敌人之力以打敌人,借敌人之劲以还制敌人也。然发劲、化劲,必须沾、粘、连、随、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合而运用,否则不克生效也。

杨少侯之凌空劲

宋书铭与太极拳名家推手惊震京师,访者日众,多被宋婉谢。一天,杨氏太极拳宗师杨少侯携徒东润芳、尤志学、乌拉布(吴图南)、马润芝,来到宋书铭住所拜访。少侯先生是当时京师太极拳第一人,其技艺之高、名气之大胜过杨澄甫,他的太极拳得班侯的亲传,儿时得乃祖露禅教授,功夫极佳。宋闻听少侯来访,亲自迎出门外。把少侯一行让到室内,寒喧过后,少侯表明切磋拳艺的来意。宋书铭对少侯久已闻名,能与少侯接手,就是一份殊荣,何况登门造访。当即到室外,接手。宋与少侯一搭手,竟然空如无物,就感到遇着对手了。少侯也觉得宋的全身没有实处。两人似乎静止,少有动作。只见少侯像是在练气功,头悬、身正、气沉、体舒;宋则相反,运功、提气,不敢稍有松懈。突然,少侯抬手,一拉一放,就见宋书铭像被风刮跑了一般,倒出三丈开外,连退数十步,才慢慢停下来。过了一会,连声说:“好厉害的凌空劲’,我领教了。” 接着咏歌诀一首:“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杨澄甫,字兆清,1883年7月11日(农历癸未六月初八)生于北京,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

生平概述

  • 杨澄甫,字兆清,1883年7月11日(农历癸未六月初八)生于北京,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杨澄甫幼年随父学拳。杨健侯性情温和,回忆早年练功之苦,对于爱子澄甫不忍管束过严。澄甫公每日到拳场练功,拳剑刀枪、推手散手,虽然均合乎杨家祖传规矩,但并未真正痛下苦功。
  • 1912年,澄甫29岁,在北京中山公园设立拳场,公开传授杨氏太极拳、剑刀枪,只教架式,欲学大捋散手、粘剑粘杆,必需到杨府拳场,健侯公在家中亲自坐镇。健侯公思虑周密,布置得当,故澄甫公授拳一帆风顺。
  • 1917年,健侯公临终之前,老泪纵横,痛责澄甫公曰:“你大哥随伯父练拳,刻苦异常,早已功成名就。你开门授徒,我在后面撑着。现在我要走了,如有高手前来比试,你万一失手,杨家威名扫地。你不用功,杨家功夫失传,真是不孝之极。我死不暝目!” 澄甫公惊闻此言,痛彻心肺,垂泪叩首,发誓用功。
  • 健侯公逝世之后,澄甫公闭门谢客,日夜苦练。此时澄甫公已34岁。健侯公有一位家道殷实之门生,每月敬奉澄甫公束修大洋30元,作为安家费用。澄甫公以每月6元大洋工资,雇用一名身强力壮大汉作为“桩子”。练拳者用木柱或石碑作为打击目标,试验劲力,称为“打桩”。例如,练大捋之靠劲,杨家老辈要练靠打木桩(九宫桩)或树桩;练白腊杆之粘劲,亦每日在树桩上左右反复刷劲。然而草木无情,唯有活人方能跳跃、躲闪、反击。以人为目标试劲,乃打“活桩”。推手、散手之身法、步法,均合乎太极门内之规格。其他门派武师上门比试,决不会按太极门之规格出手。因此尚须打“活桩”,在各种不规范状况下,以身躯之任意部位接劲,将人桩腾空放出。杨氏太极之长劲,虽然将人弹放甚远,但人桩决无内伤之虞。一根白腊杆、一个人桩,陪伴澄甫公闭门苦练6年,反复悟健侯公所授之内功心法,终于内劲通灵,可以随手将人桩发放至2丈外。
  • 澄甫公心中尚未踏实,因为人桩毕竟不是武师。当时吴鉴泉先生在北京天坛授拳,门徒众多,乃德高望重之太极名家。澄甫公遂前往天坛找吴氏试手。吴氏得知澄甫公来访,赶紧出茶室招呼:“三爷多时不见,有何指教?”澄甫公日:“没事。咱俩摸摸手。”两人一搭手,澄甫公顺势进圈,手背帖在吴氏腹部,轻轻往上提了3下,吴顺势跳了3跳,杨吴本有同门之谊,又有众多门徒在场,故澄甫公点到为止,并末发劲。吴氏柔化功夫极好,往年澄甫公与吴推手,却无法将吴粘住,更不能将其放出。如今一搭手即将吴粘住,澄甫公自知功夫长进,今非昔比,遂放心开门授徒,此时澄甫公已40岁矣(1923年)。
  • 北京练武行家极多,听说杨三爷重开山门,上门讨教者络绎不绝。澄甫公来者不拒,对方莫不随手跌出寻丈之外,甚至有人被澄甫公腾空击出二、三丈远,跌至杨府门外。路人、围观者啧啧称奇。于是澄甫公名声大噪。登门比武者只有两人与澄甫公未分高下。其中之一河北香河县人张策(1859-1935),字秀林,乃通臂拳名家,人称“臂圣”,外号“张大辫子”。辛亥革命后,张仍保留辫,与人交手之时,他一摇头,辫子飞到对手眼前。对方一眨眼,即被击出。另一位是形意、八卦名家孙福全(1861-1932),字禄堂,河北完县人。孙先生瘦小轻灵,有“活猴”之 美誉。露祥公与董海川比武之后,义结金兰。澄甫公亦在比武之后,与张秀林、孙禄堂结义,成为换帖兄弟。此三人乃当时北京武术界之魁首也。
  • 1925年,嘱弟子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按澄甫拳照详加说明。
  • 1931年重拍拳照,编著《太极拳使用法》,1933年修订为《太极拳体用全书》。
  • 杨师著作,虽托人代笔而成,但杨师并非目不识丁。在杭州时,他常以《前赤壁赋》中“浩浩乎如逢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来形容太极拳。他书赠《留侯论》开始一段,挂在房间,杨师对此十分喜爱,常观常读,背诵如流。

武学轶事

  • 有人学了一套太极拳养生拳架,认为只要苦练一番,即可成为名家。此乃误解。杨家有一整套严密训练方法。站桩须配合内功心法,有无极桩、虚步桩、独立桩之分。打桩须往有弹性之树干上试用按、挤、靠、肘各种劲法,并且用白腊杆往树干上反复刷劲。澄甫公之桩功基础极好,金鸡独立稳如泰山,推之不倒。曾与众门徒游上海法国公园(现称复兴公园),园内之法国梧桐,树干粗壮,时值深秋,树叶枯黄。澄甫公往树干上施用靠劲,枯叶纷纷飘落,令观者咋舌。澄甫公勤练活桩,身上任何部位,均可将人击出。景华师曾随澄甫公出门用早茶,路上有一大汉迎面走来,与澄甫公擦身而过,澄甫公只觉得自己大腿与此人相触,此人已腾空跌出寻丈之外。
  • 澄甫公推手之时,不用有形之擒拿手法,而是用意气于无形之中,拿住对方劲路大喝一声,将对方腾空放出,其发劲之猛,击人之远,无人能及。澄甫公善用丹田内劲,发劲必定出声,但未必用“哼哈”二字,随口说声“好”或“去吧”,对手即被抛出。澄甫公虽然肥胖,但身法、步法变化极快。有一次,澄甫公与徒弟陈微明在楼上推手,澄甫公突然发劲,微明如脱弦之箭,往窗口飞去,众门徒大惊失色。只见澄甫公一个箭步往前蹿跃,顺手拉住微明足踝,大喝一声:“回来!”陈微明双足落地,立于窗前,吓得面如土色。微明道:“老师手太重,学生受不起,可否打轻点?”澄甫公伸出两只食指,粘住微明师伯腕、肘,澄甫公手指一沉,微明师伯即往后腾跳不已。澄甫公与振铭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表演推手,振铭突发按劲,澄甫公右臂接劲,左手往右手掌心一拍,喝道:“找打!”振铭即腾空飞出。景华与张玉站在2丈以外伸出手臂保护,振铭伯跌在景华师与张玉身上,三人一起摔倒在地毯上。
  • 澄甫公在杭州国术馆任教务长时,月薪八百大洋。馆内有个太乙拳名师高守武,其脚和手一样灵活,藐视太极而嫉妒杨师声望,常出不逊之言,甚至在杨师桌斗里胡翻乱嚷。杨师忍无可忍,当即应其一较。高持大枪,杨持白腊杆。高如饿虎扑食般一枪刺来,杨杆只一抖,高枪脱手落地,满院观者无不叹服。一位少林拳师躲在走廊转角后面,突然向澄甫猛扑。时值寒冬腊月,澄甫公双手合拢于棉袍长袖之内,手臂即在袍袖之内轻轻一迎一送,拳师跌出丈外,叩首谢罪。
  • 澄甫公善于用剑。杨家所蓄之龙泉剑,往往为“半开口”,即剑刃不开口而剑尖开口,锋利无比,可剁穿铜钱。澄甫公剑法精妙,比试时不欲伤人,用竹剑点人手腕脉门,令对方兵刃脱手。张秀林之刀法、枪法久享盛誉,所用枪杆粗如童臂。一般武师抖白腊杆,均为上挤下採。张秀林双臂抱住大杆,用腰劲左右甩打,无人敢当。张公与澄甫公闭门切磋技艺,张公用大杆,澄甫公用竹剑。张以中平枪法出招,有翻江倒海之势。澄甫公大叫一声:“大哥站稳!”闪身进步,剑随身到,点中张公手腕,枪杆落地。澄甫公自谦曰:“大哥年迈,身手稍缓,否则难以近身。”景华与澄甫公对剑,手腕每每被其点中。武汉有一湖北最大的刘姓财主,邀澄甫抵汉授拳,欢迎队伍排列千米之遥。当地有一善剑武师,多次要与杨师比剑,皆被谢绝。彼声言杨师畏惧,徒有虚名。澄甫说,若如此言,则可一试。遂用竹剑对武师钢剑。对方举剑直向杨师胸部猛刺,杨师一个“等鱼式”,武师即腕折剑落。然杨师却以为不慎而引为憾事。其实,来者不善,应者必以熟练招数反击,身不由己。稍加温良怠慢,必致杀身之祸。
  • 澄甫公教景华剑法,将柚子(上海人俗称“纹旦”)皮数块,悬挂于屋梁下不同高度与角度,令景华师手执宝剑,足踏九宫步,往复穿行,目光顾及任何一块柚皮,即刻眼到身到、身到剑到,刺穿柚皮。练到百发百中之后,将柚皮换成桔子,最后又换成铜钱大小之金桔,如果仍能百发百中,则点人手腕脉门,好比探取物,易如反掌。除单练之外,尚须对练黏剑、散剑,训练过程甚长,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 杨家太极枪素负盛名。因班侯公性躁劲猛,其母命其摘去枪头,以免伤人,帮杨家练枪均用无枪头之白腊杆。班侯公上阵对敌所用之钢枪重37斤,竟然被班侯公练大抖枪时抖断,其太极内劲,何等浑厚惊人!澄甫公用白腊杆,粗如洒杯,与对手练太极黏枪之时, 两杆紧贴,往复粘黏,毫无声响,只听得澄甫公猛喝一声,对手即腾空跌出。澄甫公门徒武汇川,身躯魁伟,体重200作余斤。景华曾观看澄甫公与武汇川练习黏枪,枪杆甫交,澄甫公出声发劲,武被腾空仍出3丈之遥,从堂屋跌出天井,将分隔堂屋与天井之柳木隔栅撞得粉碎,武倒地之时,枪杆尚末脱手。
  • 80年代,有上海爱兴公园吴鉴泉门人江长风老先生。据江先生云,当年曾见澄甫公与武汇川表演太极黏枪,杨公大喝一声,将武掷出数丈之外,澄甫公仙逝之后,从末见此绝技。吴门长于柔化,无人有此猛劲。江老先生并非杨门弟子,对杨公决无溢美之意。可见杨武功不虚。澄甫公之枪法,不仅在太极门中赫赫有名,并且受到其他门派拳师高度赞赏。查拳名家杨洪修、马金镖所创之“十二路棍点子”,就吸收了澄甫公四粘枪、四散枪部分技法。
  • 澄甫公虽然继承了杨家拳、剑、刀、枪、大捋、散手、对刀、黏剑、粘枪及内功心法,技艺超群,但因少年时代不够用功,健侯公擅长之弹弓暗器及点穴法,均未能继承,与班侯公、健侯公相较,仍然稍逊一筹。

武德

  •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刚毅木讷近仁”。澄甫公性情憨厚,不善言辞,授拳之时,仅以身姿示范,决不多言。澄甫公生平从不议论其他门派之长短,并且一再告诫众弟子,不得妄议其他门派短处。如果有人说某某人功夫不行,澄甫公曰:“练功不易,练到般地步,也算难得了”此乃口德。
  • 杨家素有“出手见红”之传统,乃用长劲将对手弹放到一丈之外,决非用冷断劲伤人内脏。杨家先辈在王府授拳,王爷要学推手,露禅公必先跪下叩头请安,申明杨家推手必定要发劲,被发之人必定跌出甚远,但决无内伤之虞。澄甫公内劲充沛,有时难免在无意之中伤人。有一次,澄甫公在武汉与人比剑,用竹剑点人手腕,不料对方剑坠臂折,澄甫公懊悔不已。因此,澄甫公经常将双手拢于袍袖之内,轻易不肯出手。此乃手德。
  • 澄甫公对其他门派极其尊重。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聘请澄甫公为太极门门长,并且请澄甫公带几位高足担任教授之职。澄甫公因北京拳场门徒众多,各种事务均需妥善安排,一时未能成行。副馆长李景林见澄甫公迟迟未能到位就职,遂请孙禄堂先生为代理门长。孙先生不知张先生曾聘请澄甫公,即将太极门改为武当门,下设形意、八卦、太极三科,由其徒众担任教授。澄甫公不明情况,率众门徒到达南京,张之江设宴为澄甫公洗尘。酒过三巡,张之江开言道:“国术馆不能有两位武当门长。可否请杨先生与孙先生比试一番,胜者留,败者去。”澄甫公坦然说道:“孙二哥是我义兄,应该由他当门长,不用比试。但教授职位已无空缺,众门徒无处安插,杨某当即告辞,尚祈张馆长见谅。”事后,澄甫公对众门徒说:“我与孙二哥情同手足,闭门切磋自然可以。岂能为了蝇头微利,当众比拼?张先生岂有此理!”澄甫公到上海后,张之江自知理亏,遂推荐澄甫公任浙江国术馆教务长。孙禄堂先生悉此事,即推荐形意拳教授高振东为中央国术馆武当门代理门长,挂冠而去,至江苏国术馆任教务长,表示与澄甫公处于平等地位。由此可见两位前辈之高风亮节。
  • 澄甫公到上海时,吴鉴泉已在精武体育会教拳,带了火腿、燕窝、鱼翅、名酒等礼物拜见澄甫公。吴先生说道:“三爷您可好?我吴家父子,在杨家学拳,至今以此为生。杨家之恩,没齿不忘。”澄甫公日:“杨吴本是一家,何分彼此?你教过的学生我决不收留,你可以放心。”后来澄甫公在沪授拳,如的吴家门徒想要改换门庭到杨家学拳,均被澄甫公婉言谢绝,并且说明,杨吴两家拳式略有不同,拳理拳法一脉相承。张秀林门人田作霖、孙禄堂门人陈微明拜澄甫公为师学太极拳,均为其本门师尊亲自推荐,否则澄甫公决不收留。因此,澄甫公与内外名家各派,均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澄甫公武德崇高感人至深。

弟子传人

从学者极众,著名者有崔毅士(1892年-1970年)、李雅轩(1894年-1976年)、武汇川(1890年-1936年)、傅钟文(1908年-1994年)、董英杰(1897年-1961年)及其子杨振基(1921年-2007年)、杨振铭(1910年-1985年)、杨振铎(1926年-)等。

逝世

1936年,正当澄甫公武功登峰造极之时,竟然撒手西归,年仅53岁。

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汪永泉先生,号 “在山”,生于1904年大年初六,仙于1987年12月9日,享年83岁。

生平概述

  • 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汪永泉先生,号“在山”,生于1904年大年初六,仙于1987年12月9日,享年83岁。汪公生前淡泊名利,安于清苦,献身拳艺,教学严谨,為人忠厚,时刻钻研,细心体悟,真实地继承了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太极真功的精髓,并传给了以朱怀元為首的几批有心的弟子,使杨式太极拳得以延续;还著书立说予以总结,即《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汪公一生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 汪公之父汪崇禄(王府总管)和溥伦贝子一起在王府向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学习拳艺多年。汪公七岁开始跟随父亲在杨家练功,并经常给杨少侯做靶子表演推手,杨少侯展示发劲表演给王公大臣们观赏,而汪公从不断被发中逐渐体会出太极内功之奥妙。杨健侯洞察到汪公之勤奋、聪慧与不断表现出的天份,深爱有加。因健侯公当时已封门不授徒,遂指定汪公拜杨澄甫為师学习,自己也代子传艺,将杨家之绝技倾囊相授。在杨家门裡有机会向杨健侯父子三人学过太极拳的人极少。

动中求静﹐以静制动

  • 汪公练习拳架特点是:舒适、开展、美观、大方。汪公推手发劲乃继承了杨少侯之衣钵,充分发挥出“动中求静﹐以静制动”的原理,特别体现出了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真实内涵,使弹簧力之类独特的功夫达到神奇的境界。
  • 1926年起汪公在“今是中学”教拳,后1934年开始在协和医院教授杨式太极拳。
  • 朱怀元、张孝达就是这时开始向汪公学习拳艺的。1957年在眾多学生中有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高佔魁、张孝达成為汪公的第一批入室弟子。1977年汪公古稀之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授杨式太极拳,院内有许多中老年人一起参加了这项业余活动,此间孙德明、齐一、王平凡、孙耕夫、丁冠之、彭诚成為第二批入室弟子。

杨式太极拳述真

1990年于汪公仙逝两周年之际,《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作為汪公遗作与世人见面,此书详述了杨式太极拳的精髓,对人们了解杨式太极拳的真諦有很大帮助,可说是一部太极拳经典之作。汪公继承、传播(后辈人才济济)、著书立说是汪公一生的三方面重大成就和卓越贡献。

朱怀元宗师,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于 1999年2月27日,享年88岁。

生平概述

  • 朱怀元宗师,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于 1999年2月27日,享年88岁。朱怀元宗师自幼酷爱体育运动,尤其足球和羽毛球很有成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已在北平足球界很有声望,羽毛球也堪称一流,曾在协和医院与印度尼西亚国手交锋,对方很是佩服。
  • 朱怀元宗师1932年受教于王海蓉老师学习如意通背拳,颇有心得。1934年在协和医院有幸跟随汪永泉宗师学习杨式太极拳,1957年正式拜在汪公门下,一直到汪公仙逝。朱怀元60年如一日,是汪公用一生心血培育的汪脉传人中佼佼者之一,是诸多汪脉弟子中功夫最佳,学生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人。
  • 他一生从不张扬,默默练拳,潜心钻研,精心授徒,为继承汪传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太极拳脉传播延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他的门生中,有许多功夫出众者,并各具特色,如李和生、石明、 石长河、胡立群、李延璽、魏显忠、张铭心,必将还会有许多出类拔萃之人,历史会证明。

李和生大师,生于1926年4月26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北,仙于2015年11月19日,享年90岁。

生平概述

  • 李和生大师,生于1926年4月26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北,仙于2015年11月19日,享年90岁。毕业于北医生物化学系,1953 年出任积水潭医院生化科主管医师。其一生除了生物化学研究之外,也从事武学研究六十余年,深受国内外武林同道的首肯。他先后被聘为北京市炎黄传统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现代管理学院东方武学馆馆长、北京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嵩山少林寺武术协会顾问、美国中医药研究院教授、日本中日友好协会名誉理事等。
  • 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期间,由于国家动荡不安,激发了李和生大师习武强国健体的凌云壮志,自幼聪慧的他,先后追随多位名师学习武术与内功。1946年巧遇名震北平武林的“李氏三杰”嫡传弟子唐凤亭大师,传授形意拳,少林拳功法。1953年,与威震北京的太极拳名宿杨禹廷的高足,武术名家王培生相识,拜他为师。经两位名师倾囊相授,尽得吴氏太极拳之真谛。为了探索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之奥秘,1976年又拜太极拳传人汪永泉的大弟子,太极拳隐士奇人朱怀元为师。“十年盘一拳,十年练一功”,几十年间,使他饱学道、儒、释、玄之义,并结合现代科学中的人体科学和力学原理,研究太极之内涵,成就“四两拨千斤”武学之内功,立四海之丰碑。李和生老先生为了追求太极拳的真谛,他老人家走遍大江南北,寻访高人奇士,终有所得,并提出和实践“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练内功目标,并创建了研修“内功太极拳”之完备体系与拳学,享誉海内外。
  • 20世纪期间,受邀出席无数个国家所举办的讲座会,走遍国内、亚洲、欧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传授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修炼,宣扬“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现虽已超越八十高龄,李和生大师仍不断的教学讲课,寻求太极拳武学之巅峰,将其一生所学奉献国家、社会与大众。他老人家为人低调谦逊,学识淵博,体用具备,一身正气,在武术界留下很高的美名和声誉。

姜有奎师傅,1968年生于中国辽宁省鞍山市。自幼聪慧好学,热爱中华武术。

生平概述

  • 祖居山东济宁,祖上姜渭兴就曾习武并考取武状元,在清朝时还立有姜家武牌坊。
  • 自幼随父姜瑞平学习家传武术内功六路化拳、四门斗、蛇形步、搂子拳、小五手,后又学习铁砂掌、铁臂功等。1987年拜武当派内功传人张世东先生学习武当内功、闻拳及内壮排打功等。
  • 1991年追随李和生先生学习杨式太极拳,多次与先生南下福建、泉州、晋江等地讲课。2005年受香港心一堂邀请,到香港传拳,并在东北沈阳、大连多次讲课。2008年、2009年受马来西亚吉隆坡杨式太极拳协会邀请,到马来西亚讲课传拳,并被聘请为吉隆坡杨式太板拳协会永久名誉会长兼技术总指导。
  • 1995年在鞍山被授予国家武术二级裁判员,在之后的鞍山武术比赛中多次担任裁判员。
  • 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创立了鞍山市太极推手专业委员会,并任会长。2003年经市政府、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创立《太极拳文化探索》杂志,并担任副社长。2009年创立了鞍山市武术协会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并担任会长。
  • 2013年12月,内功老六路太极拳经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鉴定,上报市政府批准,被确定为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姜有奎师傅被确定为辽宁省鞍山市内功老六路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钱丰师傅,中国辽宁鞍山人,1978年生。自幼酷爱中华武术。1995年开始跟随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姜有奎师傅学习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和散手技击。

生平概述

  • 钱丰师傅——永久名誉会长暨拳术总教练。
  • 钱丰师傅,中国辽宁鞍山人,1978年生。自幼酷爱中华武术。1995年开始跟随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姜有奎师傅学习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和散手技击。期间多次受师公,即中国著名武术家李和生大师亲自悉心指导,加上钱丰师傅刻苦勤奋,深入研究,拳术一日千里。
  • 2006年钱丰老师为了弘扬中华太极拳文化,远渡南洋,来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创办了“吉隆坡杨式内功老六路太极拳协会”。多年来传拳讲课至今,学员已超越千余人,为马来西亚的太极拳文化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深受马来西亚武林同道的敬重与爱戴。